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Work Hours
Monday to Friday: 7AM - 7PM
Weekend: 10AM - 5PM
認識神在人類和宇宙中已經完成和正在進行的工作
神的作為是一個非常令人感興趣的課題之一。這是關乎我們生命的問題,因它涉及神與我們的關係,以及神對我們生命的影響。聖經非常引人感興趣,因它在討論著神。
我們在第二課所談聖父、聖子、聖靈三位一體的神,你曾否仔細思想這個論題,你瞭解嗎?三位一體是很難瞭解的觀念,因我們人只有一個位格這種形態。唯有神能以三位一體的形態永存。祂們有相同的意志、情感、智慧,是完整的存在者,基督徒認識祂而稱祂為神。有些人試著從身分的角度來解釋三位一體的神。他們說,在創造的時候,神是創造主─聖父。當救贖主的時候,就是聖子。自從祂在我們生命中運行基督的救贖工作,並住在我們心靈的時候,就是聖靈。這種說法就如我這個人有三種身分,我是我女兒的父親,我也是教會的牧師,對我妻子來說,我是她的丈夫,因此我一個人擁有三種身分,而在我生命的三個層面中,我可以自己對自己說話。那麼三位一體的神內部的一些對話,變成是神自己對自己說話嗎。這絕對不是三位一體的意思。
三位一體的意思是神有三個神格,愛是永恆的,存在永恆的神性裡。當你讀創世記第一章,它所用的神字,希伯來文 אֱלֹהִים (讀音Elohim)是個複數的「三」。希伯來文的“DUO”是「二」的意思,但複數“Plural”常表示「三或三以上」。三位一體的神說:「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,按照我們的樣式造人」(創世記一26)三位一體的神這樣互相對話著。聖經的第一句話「起初神創造天地」使用複數三位一體的神 אֱלֹהִים (讀音Elohim),卻用單數動詞創造בּרָָא (讀音bará)。這種用法顯然違背了希伯來文的文法,照理創造應該用複數動詞才對,但因神是三位一體的神,祂們一體一起創造, בּרָָא 使用單數動詞就對了,聖經都是這麼寫。
聖經告訴我們,基督徒所信奉的這位神,有一個很特別的現象,就是祂一直在工作。當你仔細查考聖經時,你絕不會讀到神無聊地獨自坐在那裡作白日夢。每當祂跟我們聯絡時,不是要為我們作什麼,就是要跟我們作什麼。祂無時無刻地策動著生命的活力。神是一位有行動的神,祂常常都很忙碌,耶穌說:「父神工作直到如今。」(約翰福音五7)所以祂不是一位冷眼旁觀的神,雖然祂是個純靈,卻涉入祂的宇宙中,以祂向外延伸的部分創造出一個物質界。
在這堂課我們一起來研討神與宇宙,以及神與我們之間的關係。看看神已做了什麼,也看看祂正在做什麼。我們不能停在第二堂課所談的關於神的各種特性。而要進一步來察看祂的作為,這樣就能清清楚楚地瞭解神的特性。因我們必須從神的作為來體驗祂的恩典、憐憫、良善、慈愛、全能和祂的無所不在等等特性。這是基督徒所信奉的神,祂是一位非常豐盛而超越的神,是人類永遠無法想像出來的神,你就是不能虛構出這樣的神。整本聖經所啟示的是那麼一致,那麼獨特,這些觀念完全超出人類的論域,我們所談神的永恆性,神的無限性,祂的不變性,自足性和自存性,都是非常獨特的。而這位神竟然與我們有關聯。
你知道自然神論者(Deists)認為神遠遠地觀望著,他們相信有一位神存在,有一天這位神也許會回來審判,但他們不相信神涉足在祂的創造中,他們相信神只是個袖手旁觀的怪物。泛神論(Panthesism)是另一個極端,泛神論者相信神就是萬物,祂在萬物裡面。新紀元運動的信仰具有很多這種本質,他們相信神在自然界中的萬物裡面。而第三世界的泛靈論者,包括那些在非洲森林中的泛靈論者(Animists),都相信自然界充滿了神靈。神在萬物中這種想法,非常有趣,它使你覺得與神息息相關,好像你擁有的一切和你所看見的一切,都有神在裡面。所有的自然界,所有的優美和能力,神都在裡面。但我們有另一種方法可以看見神的工作,也可以看見自然界中的優美和能力,不需將神關進某種性質和狀況或描述中,使祂顯得遙遠而陌生。這位我們基督徒所信奉的神是很獨特的神。
首先我們在聖經中讀到,這位神在永世中已立定了計畫,神學家稱這個計畫為元旨(Decrees)。元旨是神在創造世界以前就已確立的永世計畫。以弗所書第一章,我們讀到很有趣的事情,保羅寫了有關神在永世裡已為這個世界立好的計畫。他不但知道所有會發生的計畫,並且確定那些事一定會發生。他又告訴我們,這個計畫包括你、我在內,也包括保羅自己。神隨時隨地愛著你。當祂呼召我們去作某一件事時,祂就裝備我們,給我們恩賜和能力,也給我們才幹和機會。當祂呼召另一些人去作另一件事時,祂就賜下不同的恩賜和機會。因此常常跟別人比較能力是不對的,我們應該忠心地盡本分,那才是神要我們作的,因祂只要求我們要忠心,我們沒有被要求去作別人的工作,我們被要求去作我們能作的事,去作那位在永世中就認識我們的神呼召我們去作的事情。
我們查遍聖經,當中有許多關於我們被懷胎或出生以前,神就認識我們的經節。當然有些經節說,在母親懷胎時神就愛我們,認識我們了。我相信這些教導,在美國對墮胎和未出生兒的處理問題上,已有很明顯的寓意。胎兒不只是已經存在,他們已經是人,已經是神形像的持有者了。他們早已被神所愛,也被神安排在這個世界裡。基督徒痛恨那些牴觸神的工作和神的旨意的事情。除此之外,這些永世的計畫超越時間的限制,所以我們生在二十世紀,活在二十一世紀,神早就知道我們要活在這些世紀裡。這種情況與祂是怎樣的一位神有關,我們將談到祂的護理(Providence),包括祂的管轄(Governance)和祂的至高統治權(Sovereignty)。
這些永世的計畫包括了全宇宙,神從這龐大的宇宙著手創造。讓我們從聖經的第一節開始來思想。我們知道「起初神創造天地。」但那是什麼時候?顯然沒有人真的知道。創世記第一、第二章是一項記錄,記錄著神確實創造了天地,這是我們知道的。其中還有一項記錄,這項記錄將神創造天、地,創造光,創造所有今天我們所處的環境中的一切,包括所有的星星、太陽、月亮,所有的原形質,和所有的動物等等活動,和以後的另一段創造活動分開來。神在六天中完成了創造活動,這樣我們可以瞭解整個創造的發展。但這一切創造在多久以前開始進行呢?大家都想知道,這個問題已問了好幾世紀。
十九世紀初,有一位名叫游蘇爾(Usher)的人作了一項聖經研究。他將所有聖經人物的宗族系譜之年代加起來,作出一個結論說,地球只有六千歲多一點點。多年來大家都依照這種方法斷定地球是六千歲多一點點。但當我們進入科學研究時,就發覺世界比六千年更老。因此我們回到聖經創世記,試著根據聖經來推算,究竟地球是否只有六千歲多一點點?事實上,聖經並沒有說地球有多少歲。它說「起初」神創造天地,我們無法確定,「起初」以後發生了什麼;我們也無法確定經過多長的時間神才說要有光;從創造到有「日子」的時間又有多長,我們都無法確定。這些「日子」有多長?聖經中使用的「日」字並不是英文簡單的“Day”字,而是希伯來文的“yom”,這個字一直被譯成「日」,但所有的古典文學和歷史,都將它譯成「一個紀元」或「一個時代」,並不只是二十四小時而已。譬如我們說,在林肯(Abraham Lincoln)的日子,難道是那一天或那一個二十四小時嗎?你一定不是這麼說的,你的意思是說在林肯那時代,或在凱撒的時代,或摩西的時代,所以那些「日」都是一段時期的意思。究竟這些「日」有多長,我們並不知道。
幾世紀以前,有一群神學家用了很長的時間來辯論「日」這個問題。他們開了許多會,談論了許多有關「日」的說法,而基本上只有三種意見,至今還存在相信聖經的學者當中。第一種意見認為這些「日」都以二十四小時計,許多人對這種意見堅信不移,但他們還是無法告訴你世界的年齡,因創造的活動是在神創造材料和改良後,很久才開始的。
第二種意見認為,創造活動的前三天必定是指著一段長時間,不是簡單的二十四小時,因那時還沒有太陽可以讓地球來環繞它,就不可能計時。所以這前三天不在我們現在的範圍內。當太陽、月亮、星星在第四天被造成後,我們才開始使用所謂的二十四小時來計算「日」。因此有可能前三天是這些長時期的「日」,而後三天才是一般的二十四小時一天的「日」。
第三種意見認為所有的“yoms”都是一段長時期。這種意見是要解答在科學研究顯示世界是非常老的問題。幾十年前芝加哥大學提出碳-14(carbon-14)這種測量年代的技術,人們藉著碳-14 殘留在有機體中的半衰期來決定它的年齡。碳-14 會在一段時期逐漸消失,它會腐化(disintegrates),消失而分裂得更零散。所以當你測量有機體中的碳-14 殘留量,就可知道有機組織如皮革或其他物質的年齡。
我們曾在美國西南部某州,發現了一間靴店,店裡裝滿了長統靴。這家鞋店被埋在山洞裡,有人將靴子拿出來測量裡面的碳-14,發現這些靴子的年齡比碳-14 所能測量的年度更長,這些靴子約有一萬五千至兩萬年之久,我們不知道它們確實有多老。從此以後,我們常常碰到類似的情形,有許多不同的物質,甚至是人造物,都比任何我們認為是非常準確的測量物來得老,以致我們只能試著從那些東西的樣式,與某歷史中的樣式,或其他已被我們發現的東西之吻合性,來作個比較,以此作出一些更準確的猜測和估計。
如果我們可以用河水沖刷岩石的時間,來測量尼加拉大瀑布(Niagara Fall)的年齡,而我們知道它可能牽涉到幾百萬年的時間,困擾我的是沒有人知道有多久,除非我們能從最起初的時候量起。如果尼加拉大瀑布只有六千歲,為什麼神要將它和其中的一切造得比它的實際年齡更老呢?到底是祂在愚弄我們?還是有其他的目的使祂這樣做?你會怎樣處理儲藏在地下的炭礦?你會怎樣處理所有逐漸腐化的原形質?它們各有不同的半衰期,它們腐化的期間長短不一。我們可以測量,可以思想,可以討論要經過多少年,這些物質才能退化到現在的狀態。如果世界只有六千歲,而神在不同的時期創造出不同的原形質,我就不懂為什麼祂會這樣做。我情願相信,神在起初就創造了萬物的純態(pure state),因此,所有各種被造成純態的原形質,在它們退化而逐漸零散時,你就可以測量出它們的實齡。我們估計它約有三、四十億年吧,有人說約有六十億年,我甚至無法想像十億是什麼,所以它必定是很長很長的時間。那時神就創造了這一切。
我認為,我們相信聖經所記錄的創造史,並不是讓我們來定義地球的年齡,或甚至定義人類存在的時間。它很單純地告訴我們:神創造了。神有次序地完成了創造的工作,是照著三位一體所商議的目的而完成,這才是聖經的教導。世界絕不是經由進化並從偶然而發生,你怎麼能說萬物是偶然發生的呢?沒有任何事情能偶然發生。那麼第一個最小的原子是怎麼有的?世上的東西都由偶然發生而來,這在數理上就說不通。經過幾百萬年的歷史都還沒產生過那種機會呢,這就像有人用力猛搖一袋裝滿了電腦零件的袋子,那裡面有小板件(little plate)、小字元(little bytes),什麼都有,於是你拼命猛搖,然後將它丟在地上。我問你,你必須將這袋零件丟在地上多少次,它們才能各就各位地組合成一台電腦,供你使用?你說:「那太荒謬了,現在不可能有這種事情發生。」那你怎麼能想得通,那些在人腦裡面的一百四十億〔胞突接合〕(synapses),能偶然組合起來呢?更不用談人腦與人身各部分的關係了。試著去相信沒有人創造人腦?這真是非常令人驚愕的想法。
如果你走過撒哈拉沙漠撿到一只手錶,你會怎麼說?「有人曾經來過這裡。」那時我就得試著說:「沒有,沒有,沒有人來過這裡,那只是一些偶然產生的事情。這些沙吸收了所有必要的元素就⋯⋯。」你肯定會說:「那太荒謬了。」所以進化論從開始就不穩固,我認為它根本沒有合理的思想作為它的基礎。我們基督徒說:「起初神創造天地。」祂有一個計畫,並以非常優美的方法完成了那個計畫。你看大自然多好,你可以到宇宙的任何地方,自然律都一樣,因創造主是三位一體的神,祂從頭到尾有規律地創造了一切。最後祂說:「讓我們照著我們的形像造人。」就這樣,祂創造了人類。
神是個靈,卻創造了這個物質世界。耶穌在約翰福音四章24節說:「神是個靈,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。」如果神是個靈,祂創造了物質世界,而創世記中,神說要有什麼,就有了什麼。究竟那神屬靈的心,那沒有形體的心,與物質界有沒有關聯?讓我們來思想你、我自己的情況?那非物質的你和物質的你有沒有關聯?為什麼我作個手勢,我的手就會舉起來?唯一的原因是,非物質的我命令物質的我來作這個動作。你曾因緊張或壓力而頭痛、胃痛或背痛嗎?在我學生時期,學校常常有這種事情,就是每到考試期間,就有幾個盲腸割除的事例發生,顯然那非物質的我們影響了物質的肉體。如果你好久不能息怒,保證你的肉體一定會付上很大的代價。心理不健康,身體就不能健康。因此我們必須有正確的思想,適當的反應,還要瞭解如何保持健康和潔淨的思想,這樣我們才能健康。我相信你知道這是非物質和物質之間的關係,屬靈和肉體之間的關係。所以那位屬靈的神,雖然祂是個靈,卻造出一個物質世界來。
另外有一個是純靈的世界,那是神的靈和那些祂所造的靈在一起的世界。我們的時代,有許多與天使有關的電視節目、書籍、刊物和各種討論。顯然地,從數量估計可以看出,群眾喜歡聽天使的故事。聖經認為天使是理所當然的話題,它很自然地就談到天使。聖經啟示了天使的世界,天使是靈,它們之間互有交往,與神也有聯繫,這些靈和神在一起。聖經中的基路伯是最接近神的天使,它隨時待命,享受著與神同在,也享受著靈界的一切。其他的天使如加百列是受差送信的。「天使」的字意是報信者,信差。神特別在耶穌降生的時候差派天使來報信,天使加百列出現過好幾次,從神那裡帶來信息,宣告神即將在世界所要作的工作。這些受造物跟世界沒有肉體關係,它們只存在靈界中並與神有聯繫。
聖經又告訴我們,有善良的天使也有惡劣的天使。壞天使的領袖名叫別西卜(Beelzebub),或路西弗(Lucifer)或撒但(Satan)。牠被稱為說謊之人的父(約翰福音八44),因牠擾亂神的大創造。第一件事就是向男人和女人撒謊,使他們相信牠的謊言。如果你住在一個撒謊的環境裡,絕對不可能信任任何人,因此也無法發展文明或文化。你需要互相信任,才能建立任何團體或公司或家庭。沒有信實,婚姻就不可能存在。所以是那個撒謊之人的父,破壞了原先神放在這世上,因效法祂的形像所產生的一切和諧狀態。神是三位一體的神,祂們完全和諧,互相誠摯地信任而坦誠,三位同有合一的旨意和目的。你不能想像神會撒謊,或想像你會捉到祂在撒謊,否則你就永遠無法信任祂了。魔鬼才是撒謊之人的父,牠認為撒謊無所謂,所以牠欺騙第一個女人說:「妳知道,妳若吃了這個果子,妳就會和神一樣。不要相信神,祂只是不要妳那麼聰明,怕妳像祂一樣。吃吧!吃吧!」很不幸地,女人和她的丈夫決定,他們要冒險。縱然他們非常享受一切神所賜的美好事物,也非常享受所有的自由。他們在神的宇宙中多麼有權柄,可是他們還不覺得滿足。他們要抓取更高的東西,因而冒了聽信謊言之險。魔鬼也是那個違背神權柄的惡者,牠會欺騙分裂我們,並散佈謊言,不管它們是什麼謊言,例如神是誰?你應該如何做人?或關於別人的閒話等等。當謊言充滿世界時,我們再也無法信任任何人。國家之間互存戒心,領袖之間彼此鬥爭,又將所有的人全部牽扯進去。整個世界的歷史就是這種情況,不是嗎?
沒有任何宗教告訴我們,在我們的一邊有惡劣的天使,另一邊有善良的天使,一左一右在我們的兩耳中喋喋不休,令人左右為難,使得我們不斷地要決定「是」「不是」,「願」「不願」。在這種情況下,只有非常堅強的人,才能勇敢地面對侵襲著我們的惡者仍然行善。但聖經教導我們,那在我們裡面的,比那在世界的更大(約翰一書四4)。換句話說,神比撒但更大。這撒但的力量從天上那個背叛神的天使而來。聖經說撒但率領的背叛,是一個革命,有許多天使附從牠,因此天上發生一場爭戰。惡天使和善天使互相爭戰,也將爭戰帶進這世界裡。牠們照著影響亞當和夏娃的方式,也試著來影響我們,我們都已受了影響,我們都要作這些抉擇,但神比撒但更大,神有那些我們談過的特質,祂能完完全全地出席在所有的地方,祂是不會分裂的,祂是不能被改變的,祂也不會屈服於壓力,祂就是不會投降,沒有任何壓力能強迫祂作任何的事情,因此,祂一定能得勝一切。
所以我們不是跟一個與神平等的對頭在爭戰,分不出勝負。我們知道我們會贏。但爭戰會持續下去,我們卻被夾在中間。所以靈界影響我們的靈,它猛烈地襲擊著我們,不只針對肉體,也針對著心靈,因罪性最先是存在人的心裡。耶穌如何論定私慾?它不是罪行的起頭嗎?假設有個男人對一個女人動了淫念,或有個女人對一個男人動了淫念,會發生什麼事情?結果是肉體也被牽引進去了,如果你不控制自己的思想,很快地,你就會有行動,本來純粹非肉體的,就會變得非常肉體化,結果很明顯(馬太福音五28)。所以是有爭戰在進行著,你我都被夾在當中。
善良天使的作為
善良的天使,它們的職務是讚美神。真的,我給了這些經節,讓你自己去查考:約伯記三十八章7 節;以賽亞書六章3 節;不只這幾節而已,還有許多經節談到天使在讚美神。它們也是服役的使者,它們的本分就是服事你和我。當它們來這世間時,是來為我們完成應該作的事情。它們來宣佈耶穌降世的消息,它們來宣佈神要成全的應許。我們也讀過它們來保護我們的孩子這種事情。天使愛孩子,因為神愛孩子,就差派天使來與孩子們同在。基督徒父母應該受到激勵,因知道我們的孩子在這世上並不孤單,這些看守孩子的天使,是從那位比企圖毀滅孩子、引他們陷入牠的管轄和國度的惡者更大的神所差派來的。聖經說,善良的天使會護送那些在世息勞的信徒身體進入天堂,它們會在天堂招待那些脫離肉體,成為純靈的信徒進入下一個實存界。最後一堂課,我們將談到人死後的情況與去處,聖經是怎麼教導的。但有一件事,在人死去以前一定要照著耶穌的作法去作的,就是當祂死在十字架上的前一刻所說的話:「父阿,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。」(路加福音二十三46)天使將引領我們進到神的面前,那時我們就會有不同的眼光,可以打開不同的眼界。在那裡,我們將與靈界的受造物有溝通、有交誼。這些都是令人難以相信的思想,也都超越我們的理解力。
神藉著祂大能的話,完成了這個浩大的創造。在這創造中包括著屬靈界的受造物和地球上屬肉體的受造物。屬靈界的受造物有善良的天使,與我們和神都有聯繫。還有惡劣的天使,牠們和我們有聯繫,卻是背叛神的,因牠們追隨牠們的領袖。這個世界根本不曾被計畫來作為戰場,那不是神創造的目的。祂為我們造了一個理想的環境,是祂看著說「好」的那種環境。有一天我們會再回歸美好的樂園。以後我們會再談這個問題。現在我們知道,神的目的並不是要世界成為戰場,祂造世界的目的是要貢獻給神,榮耀神,分別為聖歸給神的。本來是好的目的,因神有慈愛,有恩典,有憐憫,有和善等等的特性。祂也是全智、全知、全能的神,祂永不改變,永遠信實。故此我們面對世界的種種困擾時,知道我們有這樣一位神,那是何等大的力量!聖經教導我們要榮耀這位神。保羅說,不管吃喝或作什麼事,都要為榮耀神而作(哥林多前書十31)這究竟是什麼意思?我想很多人心裡會想,榮耀神的話有點老生常談,我們要榮耀神,這種說法是對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所作的解答,也是個正確的答案,但它是什麼意思?讓我試著將它生動地描述出來。神希望祂的孩子有自由,能享受祂創造的祝福。因我們是有身體有靈魂運作在兩個層面的受造物。天使只有靈魂,我們有身體和靈魂,是地上生活與天上生活的聯絡人。下一堂課我們會談人類是什麼。我們猶如一腳站在地球,一腳踏進天堂,我們有雙重人格處於兩個層面。什麼是榮耀神?首先我們來思想神是誰?祂是創造主,祂也賜給你創造的能力,我也有。有些人會創造詩、音樂、圖畫或戲劇,各種各樣的藝術創造,只要是從來沒有人作出來的作品就是創造,從無變有。例如貝多芬(Beethoven)創造了一些曲子、一些旋律和交響樂,它們都是以前未曾存在的,貝多芬創造了它們。我們有創造力,神也有。為了祂的創造,我們想要向祂致敬,要怎麼作?我有個建議,讓我們試著以致敬人類作家的方式,來向神致敬。
譬如,讓我們想像柴可夫斯基(Tchaikovsky)住在這附近,我們想去向他致敬,所以每個星期天早上十一點鐘,大家都到柴可夫斯基家去按門鈴,等他一開門出來,我們就高呼說:「柴可夫斯基萬歲!」一直呼喊一個鐘頭。很好,喊完了一個鐘頭,門關起來,大家解散,也忘了柴可夫斯基。一直到下個星期天,我們又到柴可夫斯基家高呼:「柴可夫斯基萬歲!」週間我們各自作各自的事,與柴可夫斯基互不相干,他住在他家,我們住在自己的家。這是向柴可夫斯基致敬的方法嗎?我想,第三個星期他就會說:「你們為什麼不離開這裡?真是一種侮辱!你們一點也不想我,你們來這裡作什麼?」我們說:「我們想榮耀你!」他就說:「好吧,如果你們真的想要榮耀我,為什麼不演奏我的音樂呢?」「對了,對了,我們應該演奏他的音樂。」於是我們過街到小學那裡找來幼稚園樂隊,他們拿出卡祖笛和各種小樂器來,我們分給他們一曲柴可夫斯基的小曲子,讓他們背起來,我們彈鋼琴伴奏,他們便演奏著背在小腦子裡的曲子,然後去柴可夫斯基家對他說:「你看,我們作了什麼?」他說:「等一等,幼稚園?你們是在戲弄我,那不是我所寫的那種音樂,我以非常嚴肅的態度來寫音樂,讓你們喜愛,讓你們能享受它,我不是為一群不會讀譜的小孩子寫的。」原來是這樣。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向這位偉大的音樂家表示最大的敬意,我們就得邀請全世界最好的樂團,請他們好好練習音樂,才能演奏得好。還得找到一位最好的指揮家來指揮,當一切都預備好了,我們才邀請柴可夫斯基到全世界音響設備最好的音樂廳,坐在最好的包廂。他聽著聽著,聽這美妙的音樂,所有的聽眾都著迷地聽著他的音樂。他坐在那裡環視四周,看見大家被他寫的音樂所振奮,也被那演奏家所振奮,大家被靈所感而合一,一致讚美著說:「多麼偉大的旋律阿!配上補音是多麼地完整而和諧,演奏得活力充沛極了!」當演奏結束時,大家鼓掌歡呼,讚美那些演奏家。最後我們領著柴可夫斯基走上台來,站在台的中間,全體聽眾一起站立,為這位偉大的音樂家為我們寫了這麼偉大的音樂而高聲喝采。如果你真的想要向神致敬,真的想要榮耀祂,就快快擺上祂賜給你的才幹、恩賜,配合別人從神所領受的,照著神所寫的音樂,各盡所能地,互相支持搭配,這樣我們一定能一起演奏出極美妙的交響樂,使得世人歡欣。這樣作一定比你只站在那裡說:「天父,我們讚美祢,我們愛祢,我們敬拜祢。」更能使神快樂。「出去演奏我的音樂。」這是神真正要我們作的,祂喜歡站在台上,在台中間接受最後的喝采。所以保羅說,我們或吃或喝或作什麼事,譬如神若給你房子,要好好照顧它;如果祂給你一輛車,要好好保養它;如果祂給你一雙鞋,要好好照顧它。要割草坪,也要照顧教堂,教堂是奉獻給神的,我們應該盡力維持它。但這不是神交給我們唯一的地方,凡是祂賜給我們的,我們都要作個好管家,那是我們的責任。
那麼神在做什麼?神所做的,我們稱它為神的護理(Providence)。 神從三方面護理著祂的創造。首先是維護(Preservation),簡言之,神積極地照顧著祂的創造,絕不離棄它,祂一直在維持著萬物的存活。聖經告訴我們聖靈是一切活物生命的源頭。你所坐的長椅,看來似乎是死的,而那些很久以前被砍下來的木頭,它們的纖維雖已不是天然纖維,但它們都還是活的,如果它們不曾活著,你們現在也許坐在地板上了。如果你將它最小的元素放在顯微鏡下一看,可以看見最小的成分非常忙碌,小分子很忙碌地活動著,就像在我的手或腦裡面的活動一樣。有趣的是,你再進一步仔細看,在顯微鏡下可看見更小的原子,它們幾乎都做著同樣的事。但在組合物中,就有不同的性質。譬如我的腦細胞和這塊木頭或這件金屬就不一樣,一個比較硬,一個比較軟,性質不一樣。但你的腦細胞跟我的一樣軟,一直是這樣,因此我們發展出醫療科學。
我們發展木材的用途,是一貫性的;我們提煉鐵礦,積聚我們需要的成分,所有這些都符合定律。這樣是好的,否則我們無法知道下一次當我們坐下椅子時,會發生什麼事,也許它摺了起來。但我們知道,當我們走到停車場,坐進汽車時,座椅可以穩住我們,輪子可以轉動。神為我們造的是一個極有慣性的宇宙,因祂在那裡,祂的靈活躍地施生命給宇宙萬物,也施給我們屬靈的生命,使基督活在我們裡面,活在我們的靈裡。維護(Preservation),表示神照顧並供應著每一階層的受造物,真是很美妙的思想。由於祂愛我們,就供應我們。耶穌說:「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,所以不要懼怕,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。」(馬太福音十30)如果連麻雀祂都會照顧,祂也會照顧你,因祂數過你的頭髮,祂知道你是誰,知道你需要什麼。耶穌又說:「不要為明天憂慮,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。」(馬太福音六34)今天你在這裡,今天神在這裡照顧你,你就歡喜感恩。明天祂還會在這裡,明天祂還會照顧你,祂絕不誤事,祂說信靠祂是你卸掉憂慮的方法。
第二方面,統轄(Government)。統轄指出神在指揮(direct),在掌管(controls)。這就使你為難了。如果你以歷史狀況來推論,你一定會說:「這種邪惡的世界,罪惡盈滿,神在哪裡呢?為什麼祂不管事?如果祂容許這種狀況存在,祂也有錯不是嗎?因祂可以在亞當和夏娃反叛時就毀滅他們,然後從新創造,但祂沒有這樣做。」神容許人類有自由,給他們自由意志可以向祂說「不」,甚至容許他們與祂所託付的使命背道而馳。雖然神尊重他們的抉擇,但祂不喜歡這種現象,祂不希望看見人類自我毀滅,於是差派自己的兒子來到世上,這就是福音。所以祂仍然掌管著一切。那麼你怎麼協調你心中的問題說:「如果是神掌管著一切,祂竟容許罪惡存在,任其猖狂,難道祂沒有責任嗎?」所以你說:「是人,是我們在掌管。」這是對的嗎?一定得有人掌管啊。那麼如果當祂向我說:「是」的時候,難道我真的能說:「不」嗎?想一想保羅在大馬色路上被主攔阻的事件,在那裡有一種不能抗拒的力量,緊緊地抓住他的生命,完全改變了他(使徒行傳九1∼19)。神能阻止你,如果祂決定要用那麼強烈的方式來阻止你。祂也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以阻止你,也許這堂課就是阻止你的一部分,要你思考思考,並作些決定來改變你的人生。
你怎麼協調「自由」的問題?耶穌說:「我站在門外叩門,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,我要進到他那裡去。」(啟示錄三20)如果這個人不開門怎麼辦?然而羅馬書八章28 節說:「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,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。」如果是我們在掌管,神怎能應許萬事互相效力,叫愛祂的人得益處呢?祂不能。所以是祂在掌管。祂在供給我們對自己的行動和自由的抉擇來負責任的情況下,掌管著萬事。而我們的抉擇常會落在有關神對我們最終目的的範圍內。最好的例子是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事件,人類決定耶穌是可犧牲的。事實上,他們判決祂是罪犯,應該以釘十字架來處決祂,所以他們就將祂釘死在十字架上。耶穌,那位神唯一的兒子,呼喊著:「我的神,我的神,為什麼離棄我!」(馬太福音二十七46)在十字架上,祂走過地獄,使徒信經說:「祂降下陰間」真的,祂經過陰間,經過陰間般沒有神同在的死。所有的朋友都離祂而去,祂是非常地孤單,黑暗遮掩全地。魔鬼心想:「好了,這下子我捉住祂了,我一定要毀掉這傢伙。」所有的人都站在那裡想:「這是祂的末日」。結果耶穌死了,神怎樣處理祂的死?
保羅說那些釘死耶穌的人如果知道他們那麼作所產生的後果,他們絕不會將榮耀的主釘死在十字架上(哥林多前書二8)。今天你看見十字架成為象徵物被掛在頸上,或裝飾在建築物頂端。你看它在世界各地成為什麼象徵?愛、赦免和希望。想想看,十字架成為希望的象徵!它曾經一度是死亡的象徵,而神竟將它作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,現在,祂將魔鬼的工作破壞掉,反而照著祂的目的來使用它。我們常常一點也不瞭解,一點也不比那些釘死耶穌的人更瞭解神的作為,但你可以認定,神的應許最後都會成就。
據我所知,瞭解神統轄最簡單的方法是,套句俗話說「禱告,好像一切非得靠祂不成那樣地禱告。」因為如果祂不是最高統轄者,你還是會放棄向祂禱告。你看,神必須是全能的,否則你的禱告全是空的,因為祂所能作的只是站著觀望。所以我們禱告的時候要以認識神是全能、至高和良善的心來向祂禱告。另一方面我們則以認為萬事非我不成的心態去盡力而為,那就是順服、自制和屬靈的操練。
第三方面,神的參與(Concurrence)。下一堂課我們用一點時間以參與(Concurrence)來結束神的作為這個課題。